时值第30个教师节来临之际,我院再获喜讯:院长蒋锦标同志荣获“全国职业教育先进个人”称号、农学园艺系主任陈杏禹同志荣获“辽宁省职业教育教学名师”称号、卜庆雁老师被营口市总工会授予“模范教师”和“五一劳动奖章”。
这里,撷取部分材料对以上三名同志进行简要介绍,展示新利18 app教育工作者的风采。
全国职业教育先进个人——蒋锦标同志

党委副书记、院长蒋锦标同志
蒋锦标,男,1956年6月出生于辽宁西丰,中共党员、民盟盟员,教授,现任新利18 app党委副书记、院长。
任院长七年多来,在院党委的领导下,蒋锦标同志和全院教职工一道,以邓小平理论和“三个代表”重要思想为指导,努力践行科学发展观,以法办学,勇于开拓,积极探索,不断改革,使学院于2008年跻身全国高职示范院校。三年的示范院建设与改革实践,大幅度地提升了学院的综合办学实力,也使蒋锦标院长赢得了全院师生的信任和国内职教同行的认可,先后获得辽宁省职业教育先进个人、辽宁省教学名师等荣誉。基于对职业教育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成果,出任辽宁现代农业职业教育集团董事长、中国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研究会副会长、全国农林牧专业协作委员会主任、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理事、农业部行业教指导委委员等社会兼职,被辽宁省教育厅聘为辽宁省评估协会常务理事、辽宁省高等院校设置评议委员会委员、辽宁省教育发展战略规划与政策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等职务。
一、理念先行,定位明确,开辟特色办学之路
1996年,学院率先在全国由专科转轨试办高职教育,当时没有经验可以借鉴,蒋锦标同志在教学副院长的岗位上勤于思考,敢于实践,善于总结,于学院领导共同提出了具有鲜明职教特色的办学思想与理念:“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不动摇,坚持举办高职教育不动摇,坚持服务三农办学方向不动摇。”; 出任院长后提出并确立了“开放求活力,实践出真知”的办学理念; “优者成才、能者成功、人人成长”的育人理念;“走出教室练,进入项目干,跟着企业走,随着季节转”教改理念”; “为农民提供生活模式、为农业提供生产模式、为农村提供发展模式”的基地建设理念;“立足我国大农业,对接区域产业群,服务职业新农民,创建国家示范院”的服务与示范定位。为国家示范院建设的顶层设计做出了贡献,以此为指引,学院成功探索出一条独具特色的农业高职教育发展道路。
二、勇于开拓,不断创新,实现跨越式发展
在学院发展过程中,蒋锦标同志始终以科学发展观指引,笃信“发展是硬道理”、在办学实践中不断地诠释着他提出的“做大是做强的基础”信念,使学院整体办学水平有了显著提升。近5年来,各项办学指标增量明显:学院投入的固定资产总值由1.51亿元增至2.26亿元,增长49.67%;教学仪器设备总值由2566.77万元增至6514.58万元,增长153.8%;办学规模由5535人增至8300多人,增长50.06%;在岗教职工人均收入由2008年的4.01万元增加到5.43万元,增长35.41%。国家级、省级教学团队由3个增加到7个;国家级、省级教学名师由3人增加到7人;国家级、省级精品课程由15门增加到20门。专业由2006年的17个增加到39个专业及专业方向,组织建成了葡萄酒庄、兰花工厂、高尔夫训练场、食品焙烤中心、动物诊疗中心等一批生产性实训基地,培养能力和服务面向以及学院综合办学实力大幅提升,核心竞争力明显提高,在全国范围内的引领作用显著增强。
三、科学决策,精细管理,优化育人环境
蒋锦标同志认真执行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,所有重大事项坚持集体决策,坚持走群众路线,坚持民主管理。在学校文化建设、办学体制机制改革、办学模式创新、新利18娱乐、实施职业教育与培训等方面做出了应有的贡献。主持省政府职教改革项目,牵头组建了辽宁现代农业职业教育集团,形成了具有全省40多家中职学校、70多家企业和7家高职院校的董事会,在中高职衔接、专业建设、校企合作等领域创造性地开展了工作。学院招生连续6年创历史新高,毕业生就业率连续十二年保持90 %以上,2012年被教育部评选为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50强;近5年来,学院先后接待省内外50余所院校500多人次来院考察交流,在省内外各种会议上作专题发言25次,扩大了学院在全国的影响力。
四、服务经济,贡献社会,赢得广泛赞誉
蒋锦标同志始终牢记坚持服务“三农”不动摇的办学服务方向,亲自抓科技服务工作,积极探索产学研结合和服务“三农”新举措。近五年,学院先后承担省级以上科研项目33项,比上一个五年增加32%,争取科技专项经费749万元,比上一个五年增长307%,荣获省级以上自然科学成果奖励29项,比上一个五年增长135%,审定农作物新品种两个,获得国家专利5项。在承担政府各项培训工作中,蒋锦标同志提出“带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使命感组织培训工作,带着满足农民致富要求的责任感开展培训工作,带着对农民深厚的感情管理培训工作,带着培训一批学员、结交一批朋友的想法持续培训工作”的培训理念,发挥学院教育资源优势,年均为全国各地培养各类人才7500多人次,显著提高了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水平。学院于2008年被授予“辽宁省科技特派行动先进集体”,蒋锦标同志被评为全国优秀科技特派员;学院于2009年被确定为“农业部现代农业技术培训基地”,同年被授予辽宁省“阳光工程培训先进单位”;2010年被辽宁省农委授予“农民科技培训先进集体”,同年荣获中国技术市场协会颁发的“三农科技服务金桥奖”。
五、倡导科研,身体力行,铸就学者风范
蒋锦标同志从事职业教育近30年,在长期的教学改革实践中,坚持理念先导,教改先行,在继承和发扬学院良好研究风气的基础上,提出了“科研是教育发展的第一生产力;科研成果是教改和社会服务的直接推动力;科研实践是教师素质的关键提升力;科研水平是学院品牌的核心塑造力”的理念,并亲力亲为,先后主持省级以上教育科学研究项目15项,其中,“农业高职教育校企贯通‘4-1-1’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”,极大地提高了人才培养的社会吻合度,于2009年荣获第六届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,保持了同类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领先地位。主持省级以上自然科学研究多项,获辽宁省农业科技贡献奖二等奖和省政府科技进步三等奖各1项,其中,所主持的省科技厅项目“南果北移及设施配套栽培技术研究”和“内保温组装式温室技术研究”均被省级专家鉴定为国内领先水平,成果已在全国多地推广,取得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,为我国设施农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。2014年主持的《农业高职院校办学定位及特色办学的研究与实践》课题荣获职业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,多年来倡导的办学定位和特色,得到国家认可,在全国产生示范作用。先后出版主编教材、专著8部,其中教育部精品教材1部;发表论文40余篇,其中获国家奖励3篇。在长期的专业建设中,注重团队建设,作为园艺专业的主要专业带头人,将团队带领到国家级教学团队水平,在学院的教研和科研方面起到了引领作用。蒋锦标现为国家二级教授,2011年被评为“全国高职高专院校支持科研工作的校长”,是一名名副其实的学者型教育专家。
上一篇:我院工会教师节慰问荆艳东老师
下一篇:我院隆重召开2014—2015学年开学典礼